为切实摸清草原资源情况、厘清工作堵点,雅安市通过草原基况摸底、草原健康和退化评估,“三向发力”纾困解难,持续织密草原生态“安全网”。
一是构建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,筑牢生态防护“监控屏障”。全覆盖签订村级护林(草)员管护合同,落实管护区域、管护任务,管护人员到岗率100%,通过智慧综合管理平台网上管、实地踏勘人监测、无人机巡护天上看等方式,实现建设项目使用草原合规情况不定期核查,草原火灾发生率0%,2025年上半年发现并查处破坏草原资源案件9起,切实筑牢草资源监管防线。
二是靶向发力遏制草原退化趋势,夯实生态修复“稳固根基”。以草原有害生物分布图为支撑,开展年度性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发生趋势预测,建立草原有害生物发生防治台账,动态掌握草原病虫害发生情况。全市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有效控制在1%以下,未发生重大、特大草原生态灾害;以推进项目建设为抓手,积极开展草原生态修复治理,2025年完成人工种草800亩、草原改良8300亩、人工草地建设1600亩,草原修复治理成效明显,有效遏制草资源退化。
三是深化群众草原保护观念意识培育,凝聚生态守护“全民共识”。严格落实“谁执法、谁普法”责任,每年6月开展草原保护主题普法宣传活动,通过悬挂横幅标语、发放草原法律法规传单、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宣传手册等方式,增强群众保护草原资源意识。同时,因地制宜编制印发县级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方案,发布草原禁牧、休牧通告,对外公开举报渠道,提高群众参与感、关注度,将草原保护、草畜平衡等纳入依法行政轨道。